看电视剧的时候,常常有这样的对白:“你不舒服???要不要去看医生?”可能有人会觉得,不就是看病吗,怎么说成是看医生,医生有什么好看的?是书面语吧,或者是港台腔?这当中其实反映的是理念问题。
“看病”,疾病是主体。正常生活的平静突然被各种不适打破。这种不适最后要被证实是一种病,所以主角就是“病”。这种“病”可能是医生看出来的,也有很多时候医生什么也看不出来,要靠抽血等方法化验出来,或者是靠先进的仪器查出来,所以怎么能说是看医生呢?
因为这样的原因,患者会凭着哪家医院有先进的大型诊断仪器而前往,也会主动要求做某些检查。以至于有的患者从医院回来,手里拿着一堆检查结果,却一脸茫然:什么都查了,还是难受。单纯“看病”的慢性病患者,如果用药后感觉还行,以后的复诊就没有了。
孝敬的子女会在百忙中抽时间去医院、社区继续开药,直到出现严重的情况,患者才会亲自就医。往往是,该停的药没有停,引发恶心呕吐、肝肾损害、代谢紊乱;该复查的内容没有查,没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,不一而足。由于始终没有意识到医生的作用,这样的患者及家属当然会把自己的焦虑、不安、不满投射到医生身上,很容易引发医患矛盾。
如果大家对未知的疾病心怀敬畏,需要寻求帮助的话,自然会
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,小女孩出生时...
双手皮肤干燥、老化,接触水后皮肤变白、脱皮,水干后...
来源:村医导刊 □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...
5月8日,发表在Cell子刊《Cell ...